摘要:我倆在岸邊欣賞野鳥,眺看到湖中的玉山祠,只可惜時間太早,我們只能期待下次的相逢。 ...
特別今年是「六四」事件30週年,這樣的憂懼更顯得讓人悲觀。
教堂外形酷似巴黎聖母院,外牆大理石有些發黑,想來是河內多雨、氣候太潮濕的關係。儘管南北越統一後越共並未緊縮宗教信仰的自由,但越共本身的無神論基調也讓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完全與佛教妥協,再加上寺廟與祠堂往往有濃厚的中國色彩與外來背景,對越共來說,是一股需謹慎戒備的勢力。
如果眼睛不尖,很容易以為這只是個普通的巷弄。Photo Credit:Aaron Lin 湖邊的星巴克是這兒少數可見在地深根的跨國品牌,我們走進星巴克買點牛角麵包,順便帶走一個河內的城市杯。鄉間的風景,就是那種一下高速公路之後旁邊都是黃土路的感覺。Photo Credit:Aaron Lin 這樣的行程算是個中低價的一日遊,吸引不少不想離城市太遠的家庭旅客。河內大教堂興建在這兒,不免有種勝者為王的感覺。
Photo Credit:Aaron Lin 落羽松襯著香塔,裏頭的書櫥擺著越南佛經。因此他就專攻第二種市場,只是這邊較為競爭,很多人都在覬覦,於是英文就成為唯一的判別標準。當你了解這些物質皆是過敏原,我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同意──過敏是貨真價實的現代文明病。
它的語源是希臘文的Atopos,意思是「莫名其妙」。但過敏的原因只有這樣嗎?不,其實現代生活中充滿了過去所沒有的免疫失調物質,而我們人類,在每天生活的不知不覺間,都在將它們攝入體內。淋巴結是免疫系統的司令塔,裡頭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免疫細胞,包括淋巴球之一的T細胞。由於當時的環境還不像現代一樣,在人們身邊充斥著化學物質,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確實只會出現在那些天生肌膚脆弱、容易過敏的人身上。
那麼反過來說,現代的孩子又怎麼樣呢?他們在T細胞大量分裂的時期,被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給包圍,又吃了加入滿滿化學添加物的食品。當它出現在鼻黏膜上時,更會變成花粉症或過敏性鼻炎。
的確,就「異位性皮膚炎沒有決定性的藥物、無法輕鬆治好」的意義上而言,確實「很可憐」。它們無孔不入,而且用肉眼看不見。若是金屬過敏,大不了就不配戴該金屬,或者移除牙齒金屬填充物即可。異位性皮膚炎之所以難治,原因就在這裡──想要在日常生活中隔離病原物質,真的很不容易。
當這種免疫機制因為各式各樣的免疫失調物質而失控,就成了過敏。因為他們在20幾歲、30幾歲免疫系統正發達的時期,並未接觸到那麼多的免疫失調物質。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的差別?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,經常被混淆。相對地,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對與日常生活形影不離的灰塵、塵蟎屍體、黴菌等代表性物質過敏的現象,屬於較狹義的過敏。
再加上不同患者的症狀很可能南轅北轍,對於該怎麼做才能改善症狀,或者做哪些事又可能會使之惡化,人們幾乎完全沒有頭緒。即使父母親不會過敏,若從小一直到20、30幾歲這段「免疫成長活潑期」都一直接觸免疫失調物質,那麼就算哪天變成過敏體質、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也並不奇怪。
事實上,只要透過原因療法將原因仔細找出來並解決,就能夠治療到「日常生活無礙」的程度。然而現代的異位性皮膚炎,即使有部分因素與遺傳有關,但絕大多數的原因還是前面曾說過的「皮膚屏障破損」,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無孔不入、引起免疫失調的那些物質(免疫失調物質)。
「輔助型T細胞」身為其中的最高統帥,會命令其他細胞(B細胞)製造抗體,並叫其他淋巴球攻擊外敵,以及讓白血球收拾善後──這即是正常的免疫防禦反應。免疫失調物質的影響一直到30年前左右,人們都還以為異位性皮膚炎是種遺傳性疾病。若你是對蝦子、螃蟹過敏,只要不吃就可以了。這些症狀不只會顯現在皮膚上。簡單來說,那些能想到辦法避開過敏原(過敏之原因物質)的,就不叫異位性皮膚炎。異位性皮膚炎幾乎不會在高齡後才發作,這是因為掌管免疫機能的T細胞早已經不像年輕時分裂得那麼活躍了。
過敏是現代文明病根據最近所發表的衛生學說,在現代文明仍未開化的非洲及雅馬遜叢林裡,是沒有過敏的。如此一來,也就不難想像現在60、70幾歲罹患過敏的人,為何比年輕人還要少的原因了。
文:菊池新「異位性皮膚炎」,免疫失調的結果假設你聽到朋友或公司同事說:「我家小孩得了異位性皮膚炎。在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看診時,醫師一定會問:「你爸爸或媽媽是不是也有過敏?」若答案為「沒有」,他就不能夠診斷你為異位性皮膚炎。
若想要大致區別,首先只要將過敏想成「更大的集合」就可以了。這麼一來,T細胞會逐漸變得無法正常運作,也就不難想像了。
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字的英文詞彙本身,就代表了它是一種難治之症。這就是為什麼,異位性皮膚炎那麼難以治療。相對地,灰塵、塵蟎屍體、黴菌無所不在。隨意舉例,就有:汽車排放的廢氣、工廠濃煙、光化學煙霧、粉塵、PM2.5等懸浮微粒、食品添加物、農藥、自來水中的氯、抗生素……。
不但會攻擊它們,還會散佈引發搔癢及咳嗽的Th2(過敏)型細胞因子。出現在支氣管黏膜上,就是過敏性哮喘。
在以前,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尚不明確,大家都把它當成治不好的溼疹。過敏就是免疫系統失控在這裡,且讓我先簡單說明一下過敏的人體處於什麼狀態吧。
當外敵從皮膚或黏膜入侵,身為樹狀細胞的蘭格漢氏細胞就會捕捉這項情報,通知淋巴結。就連頗為棘手的花粉症,想避也都避得掉──花粉季時去沒有花粉的地方避難就行了。
不只想逃也逃不了,還可能得一輩子與它們糾纏不清。在第二章裡我已經說明過,「免疫」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系統,負責擊退外敵然而現代的異位性皮膚炎,即使有部分因素與遺傳有關,但絕大多數的原因還是前面曾說過的「皮膚屏障破損」,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無孔不入、引起免疫失調的那些物質(免疫失調物質)。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的差別?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,經常被混淆。
一旦免疫機制不正常啟動,便開始會對灰塵、花粉等原本根本不必抵禦的外界物質過度反應。若是金屬過敏,大不了就不配戴該金屬,或者移除牙齒金屬填充物即可。
這些症狀不只會顯現在皮膚上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「免疫系統誤判而失控」。
當你了解這些物質皆是過敏原,我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同意──過敏是貨真價實的現代文明病。在第二章裡我已經說明過,「免疫」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系統,負責擊退外敵。